老年大学手机培训方案


老年大学手机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

  1. 掌握智能手机基础操作‌:帮助老年人熟悉手机界面、基础功能(如开关机、音量调节、充电等)及常用操作(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拍照等)‌。
  2. 提升数字生活技能‌:学习使用微信、支付宝、导航等常用应用,增强社交沟通、在线支付及信息获取能力‌。
  3. 强化安全意识‌: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包括防诈骗、隐私保护及密码设置方法‌。
  4. 增强学习信心‌:通过个性化教学和互助学习,减少老年人对智能设备的抵触心理‌。

二、‌培训内容与结构

(一)‌基础操作模块

  1. 手机硬件与系统‌:
    • 认识手机按键、屏幕、充电接口等硬件‌。
    • 学习系统基本设置(Wi-Fi连接、字体放大、音量调节)‌。
  2. 常用功能实践‌:
    • 拨打电话、保存联系人、发送短信及彩信‌。
    • 拍照与相册管理(删除、分类、分享照片)‌。

(二)‌应用技能模块

  1. 社交软件教学‌:
    • 微信:添加好友、语音/视频通话、朋友圈发布及小程序使用‌。
    • 抖音:视频浏览、点赞、关注及隐私设置‌。
  2. 生活服务应用‌:
    • 支付宝/微信支付:绑定银行卡、扫码支付、生活缴费‌。
    • 导航工具:高德/百度地图的定位、路线规划及语音导航‌。

(三)‌安全与进阶模块

  1. 网络安全教育‌:
    • 识别诈骗短信/链接、防范钓鱼网站‌。
    • 设置应用权限、清理缓存及病毒查杀‌。
  2. 兴趣拓展‌(选修):
    • 手机摄影技巧、电子书阅读、音乐播放器使用‌。

三、‌培训形式与安排

  1. 教学方式‌:
    • 线下实操为主‌:小班教学(10-15人/班),配备助教一对一指导‌。
    • 情景模拟练习‌:模拟扫码支付、预约挂号等实际场景‌。
    • 互助学习小组‌:鼓励学员结对练习,分享操作经验‌。
  2. 课程周期‌:
    • 共8次课,每周2次,每次1.5小时(避免疲劳)‌。
    • 每节课包含“10分钟复习+40分钟新课+20分钟实操”‌。

四、‌师资与资源保障

  1. 讲师团队‌:
    • 专业教师(熟悉老年教学特点) + 志愿者(社区工作者或高校学生)‌。
    • 配备《老年人手机使用手册》及大屏演示PPT‌。
  2. 教学设备‌:
    • 提供备用手机(同型号)供练习,确保网络畅通‌。

五、‌效果评估与后续支持

  1. 阶段性测试‌:通过模拟任务(如发送微信消息、完成支付)检验学习成果‌。
  2. 满意度调查‌:收集学员反馈,优化课程内容与进度‌。
  3. 课后支持‌:
    • 建立“答疑交流群”,定期推送操作指南短视频‌。
    • 开设“复训班”帮助进度较慢的学员‌。

六、‌注意事项

  1. 教学语言通俗化‌:避免专业术语,用“放大镜图标”代替“设置功能”等比喻‌。
  2. 耐心与重复‌:允许学员多次提问,重点内容反复演示‌。
  3. 课程适应性‌:根据学员接受度动态调整进度,避免内容过载‌。

方案亮点‌:融合基础操作与生活场景,兼顾安全性与趣味性,通过“慢节奏、多互动”的教学设计,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