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人手机培训班
以下是针对农村老年人手机培训班的实施方案及课程内容设计,综合多地区实践经验整理而成:
一、培训目标
帮助农村老年人掌握智能手机基础操作、常用生活功能及安全防护技能,消除数字鸿沟,提升生活便利性。
二、核心课程内容
-
基础操作
- 开关机、屏幕解锁、音量调节、图标识别等
- 手势操作(滑动、长按、截屏等)及快捷键使用
- 手机设置(字体放大、亮度调节、Wi-Fi连接)
-
通讯与社交功能
- 拨打电话、保存联系人、短信收发
- 微信基础:语音/视频通话、添加好友、朋友圈浏览
- 健康码申请、医院挂号、行程码使用
-
生活服务应用
- 手机支付(微信/支付宝小额转账、扫码付款)
- 水电费缴纳、公交查询、天气预报
- 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基础操作及内容浏览
-
安全防护知识
- 识别电信诈骗(冒充公检法、虚假中奖链接)
- 设置密码保护、关闭不明权限、避免点击陌生链接
- 手机清理(缓存清理、垃圾短信拦截)
三、教学方法与工具
-
分步教学
- 采用“理论+实操”结合,每节课聚焦1-2个功能
- 提供纸质操作手册(图文结合)辅助记忆。
-
针对性指导
- 按老年人接受能力分组,零基础学员一对一辅导
- 模拟生活场景演练(如超市扫码付款、医院预约挂号)。
-
资源支持
- 利用政府/社区资源(如邗江区睦邻养老点模式)提供场地和设备
- 录制短视频教程,供课后复习。
四、课程保障措施
-
师资团队
- 招募志愿者(大学生、社区工作者)担任助教
- 邀请公安部门开展防诈骗专题讲座。
-
激励机制
- 颁发结业证书,组织“技能竞赛”增强学习动力
- 建立学员互助群,鼓励日常交流操作问题。
-
持续服务
- 定期回访,收集反馈优化课程
- 联合电信运营商提供流量优惠套餐。
五、参考案例
- 杨寿镇新龙村:通过“银龄乐学”活动教授微信视频、手机支付等技能。
- 台山市环南社区:线上+线下结合,覆盖交通出行、医疗预约等场景。
- 邗江区老龄协会:全县推广培训,重点解决数字鸿沟与防骗教育。
通过上述体系化课程和社区协作模式,可有效提升农村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能力,助力其融入数字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