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智能手机培训课
以下是2025年举办智能手机培训课的实施方案建议: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群体
- 核心人群:以老年人为主(尤其关注不熟悉智能设备的群体),可延伸至其他基础薄弱人群(如低龄学生家长、农村地区用户等)。
- 目标:
- 掌握基础操作(如开关机、屏幕调节、应用下载);
- 熟练使用常用功能(微信、支付、生活服务);
- 提升信息安全和防诈骗意识。
二、课程内容设计
(一)基础操作模块
- 硬件功能:解锁/锁屏、音量调节、手电筒、紧急联系人设置;
- 系统操作:主界面布局、通知管理、Wi-Fi连接、存储空间清理。
(二)实用功能模块
- 通讯社交:微信语音/视频通话、短信收发与删除;
- 生活服务:健康码申请、在线预约挂号、水电费缴纳、公交查询;
- 娱乐工具:拍照/视频拍摄、音乐播放、短视频平台基础使用。
(三)安全防护模块
- 识别电信诈骗手段(如虚假链接、冒充亲友);
- 设置应用权限、关闭非必要推送、绑定安全支付方式。
三、课程形式与流程
- 互动教学:
- 采用“理论+实操”模式,每节课配备志愿者“一对一”指导;
- 使用图文并茂的课件和简易操作手册辅助学习。
- 课时安排:
- 初级班(3-4课时):重点讲解基础操作与常用功能;
- 进阶班(2-3课时):深化生活服务应用与安全防护。
- 成果验收:通过模拟场景操作(如发送语音消息、完成一笔线上支付)检验学习效果。
四、资源准备与宣传
- 硬件支持:提供备用手机供实操练习,确保网络环境稳定;
- 宣传渠道:
- 社区公告栏、老年活动中心线下宣传;
- 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发布课程预告;
- 合作单位:联合街道办、老龄协会、高校志愿者团队等共同举办。
五、注意事项
- 教材设计需避免专业术语,采用比喻和步骤分解(如“按住说话”比喻微信语音发送);
- 预留充足答疑时间,鼓励学员互相交流经验;
- 定期收集反馈,迭代课程内容(如增加健康码更新政策等时效性内容)。
以上方案综合了多类群体需求与实操案例,可根据实际资源灵活调整课程深度与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