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校玩手机管理制度
培训学校玩手机管理制度可参考以下核心要点制定:
一、基本原则
- 非必要不入校
原则上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及其他智能设备(电话手表、平板等)进入校园,特殊情况需家长书面申请。 - 教育引导为主
以正面教育、家校协同为核心,避免“一刀切”管理。
二、入校申请与保管流程
- 申请条件
确因特殊需求需携带手机的,家长需填写《携带手机入校申请书》,明确使用范围和责任,经班主任审批后报学校备案。 - 统一保管
- 获批携带的手机入校后需立即关机,交由班主任存入专用保管箱,禁止带入课堂。
- 电话手表等设备需关闭娱乐功能,仅保留通话功能,上课期间禁止使用。
三、违规处理措施
- 违规情形
包括未申报私带手机、上课期间使用手机(含查看时间、短信、游戏、视频等)。 - 分级处理
- 首次违规:暂扣设备,学生书面检讨并通报家长。
- 二次违规:暂扣设备至学期末,取消评优资格,全校通报。
- 情节严重(如传播不良信息、考试作弊等):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四、责任声明
- 设备安全
学生私带或违规使用导致设备丢失、损坏的,学校不承担责任。 - 隐私保护
学生需自行设置设备密码,学校不承担设备内信息泄露或丢失的责任。
五、家校协同
- 沟通渠道
学校提供固定电话、班主任联系方式,确保家长与学生紧急联络需求。 - 监管配合
家长需签署《知情同意书》,支持学校抽查手机使用情况(如抽查关机状态)。
六、配套措施
- 充电管理
禁止私接电源充电,违规者没收充电设备并通报批评。 - 专项检查
定期开展手机排查,结合班级自查与学校抽查。
注:制度实施前需通过家长会、学生手册等途径充分宣导,确保执行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