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管控培训班会


以下是针对“手机管控培训班会”的结构化方案,结合当前学校管理需求及学生特点设计:


一、班会目标

  1. 认知目标‌:帮助学生认清手机过度使用的负面影响(如注意力分散、学业下滑、视力受损等)‌。
  2. 行为目标‌:引导学生制定合理使用手机的规则,培养自律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集体责任感,形成互相监督、共同遵守班级公约的氛围‌。

二、班会流程设计

  1. 开场环节

    • 情景引入‌:播放短片展示“手机依赖症”的典型场景(如课堂偷玩手机、熬夜刷视频等)‌。
    • 主持词示例‌:
      “同学们,手机本应是工具,但过度使用却可能让我们沦为它的‘奴隶’。今天的班会,我们共同探讨如何拒绝诱惑,做手机的主人。”‌
  2. 互动讨论

    • 自测问卷‌:通过“手机依赖症测试”(如每日使用时长、是否影响学习等),让学生自我评估依赖程度‌。
    • 小组辩论‌:
      正方:手机是学习助手,需合理利用;
      反方:手机干扰专注,应严格管控‌。
  3. 危害分析

    • 案例分享‌:列举因沉迷手机导致学业退步、家庭矛盾的实例‌。
    • 数据展示‌:引用青少年近视率上升、注意力时长缩短等研究结果‌。
  4. 制定管控措施

    • 班级公约‌:全班表决通过具体规则,例如:
      • 校内手机统一存放于指定保管箱‌;
      • 每天使用手机不超过1小时,优先用于学习查资料‌;
      • 睡前1小时禁用手机,改为阅读或复盘当日所学‌。
    • 承诺书签署‌:学生签署《手机断舍离承诺书》,家长与教师共同监督‌。

三、管控建议(供学生实践)

  1. 技术辅助‌:安装时间管理APP(如“Forest”),设置学习时段自动锁屏‌。
  2. 替代活动‌:用运动、阅读、兴趣社团等填补碎片时间,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3. 家校协作‌:家长以身作则,避免在家过度使用手机;教师定期反馈学生在校表现‌。

四、总结升华

  • 主持人结语‌:
    “手机管控不是剥夺自由,而是为成长争取更多可能。愿我们都能用自律赢得真正的自由!”‌
  • 课后任务‌:记录一周手机使用情况,下周班会分享改进心得‌。

通过以上环节设计,班会既强调认知引导,又提供可落地的解决方案,符合青少年行为养成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