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手机课后校外培训


关于“作业、手机、课后、校外培训”相关政策的综合梳理

一、作业管理要求

  1. 作业设计与公示
    学校需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和总量,科学设计多样化作业类型‌。
  2. 批改与家长责任
    教师须亲自批改作业,不得要求家长监督或批改作业,家长也不得布置额外作业‌。
  3. 辅助工具应用
    市场上存在多款作业答案类应用(如“快对答案”“作业答案帮助手”),支持扫码搜书、拍照搜题等功能,覆盖90%以上课本练习册答案解析‌。

二、手机使用规范

  1. 校园管理要求
    中小学生手机禁止带入课堂,学校需提供统一保管装置,并提前告知家长管理细则‌。
  2. 课后使用场景
    相关作业辅助工具(如“快对作业”)通常需在课后或校外使用,主要用于自主检查或辅导场景‌。

三、课后服务安排

  1. 时间衔接与覆盖范围
    义务教育学校需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服务时间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衔接,解决家长接送难题‌。
  2. 服务内容
    包括作业辅导、文体活动、兴趣小组等,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四、校外培训监管

  1. 治理重点
    严查培训机构“退费难”“超前超标培训”等违规行为,减轻学生及家长负担‌。
  2. 权益保障
    加强日常监督,维护家长合法权益,遏制校外培训过热现象‌。

‌:作业辅助类应用虽提供便利,但需结合学校政策合理使用,避免过度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