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人手机培训班文件


根据上海近年来在老年智能技术培训领域的实践,结合相关政策文件和培训方案,整理关键信息如下:

一、政策背景与目标

  1. 国家层面推动
    国务院办公厅及各地教育部门发布《关于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日常应用普及行动的通知》,旨在消除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帮助其融入智慧社会‌。
  2. 上海本地实施
    上海开放大学通过“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社区实践”模式,发布《陪诊师从业技能要求》等团体标准,累计培训养老服务人才超10900人次‌。

二、培训内容与重点

  1. 基础技能
    • 手机操作:开机/关机、锁屏、通讯录管理、拍照等‌。
    • 应用功能:微信聊天、视频通话、生活缴费、线上问诊等‌。
  2. 场景化教学
    • 交通出行:导航软件使用、打车流程(拼车/快车/顺风车)‌。
    • 医疗服务:健康码使用、挂号就医、药品查询等‌。
  3. 安全教育
    • 网络安全知识:防范诈骗、隐私保护、支付安全等‌。

三、组织与实施模式

  1. 多元化师资
    • 由社区志愿者、年轻工作人员或老年人子女担任培训师,增强亲和力‌。
  2. 分层培训形式
    • 线下‌:小班教学(10-20人/期)、手把手实操指导‌。
    • 线上‌:录制教学视频、图文手册,方便复习‌。
    • 上门服务‌:针对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一对一辅导‌。
  3. 动态评估机制
    • 通过服务记录追溯、学员反馈调整课程内容,并定期提供心理疏导避免职业倦怠‌。

四、典型案例与成效

  1. 早期实践(2018年)
    上海首次开设培训班,教授相机使用、微信红包发送等基础功能,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感‌。
  2. 社区活动(2023年)
    凤新居民区通过“老有所学”主题培训,帮助老人掌握视频通话、在线娱乐等功能,获广泛好评‌。
  3. 标准化推进(2025年)
    上海开放大学将培训记录与市养老服务平台对接,实现数据互通与课程定制化推送,形成长效服务机制‌。

五、相关文件参考

  1. 《关于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日常应用普及行动的通知》‌(甬教办【2021】3号)‌。
  2. 《陪诊师从业技能要求》团体标准‌(上海开放大学发布)‌。
  3. “智慧助老”智能手机使用培训活动实施方案‌(参考性文件,含目标、范围及操作指南)‌。

如需获取上海地区具体培训政策文件,建议联系上海市教委或各区成人教育机构获取最新官方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