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报智能手机培训
以下是针对老年群体智能手机培训的课程体系及实施要点总结:
一、课程体系设计
-
基础操作模块
- 涵盖开机解锁、电话/短信基础功能、WiFi连接、字体图标放大等基础设置。
- 重点教授高频生活场景应用,如网约车预约、外卖点餐、互联网医院挂号、网购退换货等。
-
进阶应用模块
- 引入AI工具实操,如豆包、纳米AI搜索等软件,辅助老年人解决生活问题(如天气查询、健康咨询、子女教育建议等)。
- 短视频制作、手机摄影、新闻资讯浏览等兴趣类技能培训。
-
安全防护专题
- 设置“智能安全课堂”,讲解支付安全、验证码防护、防诈案例,并发放《老年人用机指南》强化风险意识。
二、教学模式创新
- 互动教学:采用“投屏演示+实操演练”,通过课堂问答、情景模拟提升参与感。
- 分层辅导:建立“银龄学员档案”,提供“一对一”结对辅导及网格微信群在线答疑。
- 云端支持:录制教学视频通过视频号传播,扩大服务覆盖面。
三、教材与考核标准化
- 开发《老年人智能机培训课件》及《智能手机运用竞赛题库》,以单选题、多选题等形式巩固知识(如“电话图标功能识别”“大字体设置优先级”等)。
- 结合竞赛活动检验学习成果,如100题竞赛涵盖操作系统、通信技术等知识。
四、社会协同机制
- 政企合作:老年大学联合网格中心、社区志愿者设立“智能设备帮办点”,提供常态化服务。
- 理念引导:倡导“前瞻性适老化教育”,推动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避免成为“现代文盲”。
五、典型案例参考
- 济宁高新区:通过“课堂培训+驻点帮办+云端指导”三维模式,系统性解决老年人用机难题。
- 新区老年大学:开设16课时AI专项课程,覆盖多款主流软件,激发老年人学习热情。
以上体系通过“需求导向+安全保障+社会协同”模式,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提升生活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