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寡老人手机课培训


孤寡老人手机课培训方案设计

一、培训课程核心内容

  1. 基础操作技能

    • 涵盖智能手机开关机、锁屏解锁、音量调节、通讯录管理、拍照录像等基础功能,确保老人掌握设备基本使用方法‌。
    • 教授无线网络连接、应用下载与卸载、系统维护(如清理缓存、更新系统)等进阶操作‌。
  2. 常用软件教学

    • 重点讲解微信(添加好友、视频通话、发送语音/图片)、支付宝(生活缴费、扫码支付)、地图导航(定位、路线查询)、新闻阅读类应用(今日头条、抖音)等高频使用场景‌。
    • 针对就医需求,演示医院挂号平台操作流程,包括预约科室、查询报告等功能‌。
  3. 安全与风险防范

    • 开设反诈专题课程,通过真实案例解析冒充熟人诈骗、虚假中奖信息等常见骗局,强调“不轻信、不转账”原则‌。
    • 指导设置手机密码、识别钓鱼链接、关闭非必要权限等隐私保护技巧‌。

二、特色培训模式

  1. 精准动员与分层教学

    • 通过社区网格员上门走访,了解孤寡老人具体需求(如社交、购物、医疗),制定个性化学习清单‌。
    • 根据学习能力分班:基础班(零起点学员)、进阶班(需掌握特定功能),避免“一刀切”式教学‌。
  2. 多元化教学形式

    • 视听结合‌:制作图文手册、录制分步骤操作视频,便于老人课后复习‌。
    • 结对帮扶‌:组织青年志愿者与老人“一对一”结对,通过手把手指导强化实操能力‌。
    • 趣味互动‌:设置“添加微信好友”“完成一次扫码支付”等任务挑战,达标者赠送手机支架等实用礼品‌。
  3. 长效服务机制

    • 建立专属微信群,实时解答操作问题,定期推送更新版操作指南‌。
    • 开设月度复训课程,巩固旧知识并扩展新技能(如线上购物、智能家居控制)‌。

三、实施注意事项

  1. 设备保障优先

    • 对无智能手机的孤寡老人,联合运营商提供购机补贴或低价租赁服务,确保全员参与‌。
  2. 心理关怀融入教学

    • 鼓励老人通过社交软件与亲友互动,组织线上兴趣小组(如摄影分享群),缓解孤独感‌。
  3. 风险防控贯穿全程

    • 在支付类操作教学中,强调小额转账测试、绑定限额银行卡等安全措施‌。
    • 定期开展反诈复训,更新最新诈骗手段案例‌。

通过上述方案,可帮助孤寡老人跨越数字鸿沟,提升生活便利性,同时增强社会联结感与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