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真人来打我呀表情包
“妈妈,你打我撒!”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洒进屋子,我家五岁半的小家伙便开启了日常的台词复读模式。这一切,还要从三个月前说起……
当时,在电影院里,太乙真人那口独特的椒盐普通话,喊出了那句让人忍俊不禁的台词。只见全场影厅哄笑声一片,我家更是兴奋得在座椅上扑腾。散场时,他还意犹未尽,拉着保洁阿姨的拖把杆子说:“姨姨你打我撒!”这一幕,让人哭笑不得。
场景一:小区游乐场
曾经那个充满童真的游乐场,如今变成了方言秀现场。无论是滑梯上、沙坑里,还是公厕门口,都回荡着这句台词。看着两个小家伙你来我往地模仿这句台词,围观群众纷纷掏出手机记录这有趣的时刻。
场景二:家庭饭桌
随着这句台词成为我家常态,我最终决定采取一些措施。当第108次听到这句台词时,我祭出了杀手锏:“再说这句,就没布丁吃了!”没想到他居然反将一军:“你先打我撒!”生命的真谛在于捉弄与反捉弄。
我带着困惑和好奇,走访了儿童心理诊所。医生解释,这是孩子大脑发育的正常现象。7-12岁的小屁孩的大脑就像装了碰碰车的发动机,负责快乐的区域异常活跃,而管刹车的区域还不够成熟。太乙真人的台词就像是一种刺激,引发了他们大脑的多巴胺。
医生还给出了有趣的数据:
- 每说一次“你打我撒”,多巴胺量相当于了冰淇淋的尖尖。
- 连续说三次,兴奋程度超过熬夜玩iPad。
- 如果能成功激怒对方,成就感会直线上升。
我开始尝试用一些策略来应对这种情况。
战术一:以诗词应对
当小家伙再次发起“你打我撒”的攻击时,我会用古诗词来回应他,比如“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种回应让他感到困惑,同时也让我们家的日常氛围变成了诗词。
战术二:成立文明小团队
我还和小区的妈妈们成立了反暴语,用奖励的方式来鼓励孩子们使用文明语言。现在,小区里的孩子们都能背几首古诗了。
上周带他去公园,听到那句熟悉的台词时,我正要采取行动,却看到我儿子主动回应对方,用诗词接龙的方式化解了尴尬。看到这一幕,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此刻的我深感欣慰,决定给他报个诗词兴趣班。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点文化输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