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花异草的异字是什么意思
自夏禹时期以来,“稽”这个字在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使用,虽然某些朝代可能间歇使用,或使用的频率有所不同,但它始终存在于我们的语言中。与“稽”相关的词汇丰富,如“会稽、稽查、稽察、稽核、稽验、稽考、勾稽”等等。
“稽”在古文字中的样貌,可以在郭店楚墓竹简(战国)和睡虎地秦墓竹简(秦)中窥见。后来,由于字形相似,手写时也多混同,在简化字中统一作“禾”。
《汉语大字典》中提到:“有所异处,必稽考之。”这意味着当我们看到事物有所不会自然地停下来仔细查看和考察。同样地,当我们想要深入了解某事物的奇异之处时,也会驻足停留。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解释了“稽”的含义:“稽,留止也。凡稽留则有审愼求详之意。”也就是说,停下来仔细查看就包含了周密而慎重的探求详细情况的意思。
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中提到会稽山的命名与禹有关。据说禹会集诸侯于江南,审计各诸侯的功业后去世,因此命名该地会为稽,意味着会计、审计。会稽与会计虽然有时混用,但含义有所不同。会稽更多地涉及监督范畴的汇总验证计算。
会稽山(位于浙江绍兴附近)是为了纪念禹从事会稽工作而命名的,原名茅山。这座山与审计会计密切相关,如果你有机会出游,不妨去一趟会稽山,在审计先驱大禹的陵墓前鞠个躬。
在《周礼》中,“稽”也有出现,多与、审计有关。“稽查、稽核、稽察、稽验”等词汇至今仍在被使用,这些词汇中都含有审计监督的成分。它们在表示检查时更为严谨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