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爱是杂牌子还是名牌
曾经身为索爱铂金粉的笔者,拥有三年相关公司工作经历,在此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解读,分享一些个人的见解。
提及索爱,自然会让人想起那些经典的型号,如T102、T68、T618、W550、K700等,它们仿佛永恒的印记,深深地刻在每一位索爱迷的心中。至今,仍难以发现其他品牌的开机动画能与之媲美,那些熟悉的机型型号也脱口而出。
回想十几年前,索爱如同现在的苹果,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有过之而无不及。从2001年索爱的成立到2012年品牌消失,这短短的十年间,索爱经历了从成长神话到辉煌消亡的过程。
个人认为,其成功与失败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行业趋势的把握。把握得好则成功,把握不好则消亡。
2001年,索爱在推出的彩屏手机T68,以其蓝白拼色外观、内置存储空间、支持彩信及外置摄像头拍照等功能,展现了强大的多媒体实力。随后的T618,成为了潮男靓女的标配,红黑混搭的外观、6万5千色彩屏、内置摄像头及多向摇杆操作,都令人印象深刻。
到了2004年,索爱S700上市,以极高的售价和顶级配置成为机皇般的存在。它是国内首款百万级像素CCD拍照手机,屏幕可旋转,当时市场上无人能敌。同年,索爱在市场进入了与诺基亚、摩托罗拉抗衡的第一阵营。
除了音乐手机系列如W550和W908的推出,索爱也在智能手机领域有所建树,从塞班(UIQ)系统到微软WM系统都有涉及。
索爱的下坡路始于苹果和安卓的兴起。从2007年开始,苹果迅速发展,挤压了其他智能手机和传统功能机厂商的市场份额。随着安卓系统的崛起,一批早知早觉的厂商如HTC、三星、华为等迅速成长。在这个关键时刻,索爱却掉队了。
索爱在转型期的犹豫不决导致了其错失良机。在功能机到智能机的过渡期(2008-2010年),索尼和爱立信两大出资方因对管理层人选持有不同意见而导致领导层无法形成统一的发展策略。在智能机大潮的推动下,由于内部争论不休和行动迟缓等原因导致积重难返。最终索爱未能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潮流逐渐走向消亡。其消亡正是因为在智能机崛起的时代未能适应潮流把握时机导致的结局。我专注数码科技新能源对领域动态时刻关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