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苗住楼房” 满满科技感


###农场智能育秧技术的探索与应用

俗话说得好:“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在南安市水头镇朴二村的南安市顺和家庭农场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场农业科技正在上演。优质的秧苗是他们水稻稳产、高产的重要基石。今天,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这里已经建立了智能育秧中心,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近日,记者走访了这个农场,只见三台高大的立体循环运动式育秧设备正在高效运行。它们散发出的科技感让人眼前一亮。据了解,农场在不久前引进了智能化育秧设备,不仅能大幅度提升育秧效率,还能有效缩短育秧周期。通过不断的投入和技术更新,目前农场已经拥有三台设备,可以满足数千亩稻田的育秧需求。

负责人吕锦全介绍道:“凭借这些先进的设备和温室大棚,我们的农场可以满足约三千亩水稻田单季的秧苗用量。”如今,人工育秧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传统的搬运秧苗的工作耗时费力,但现在只需花费一两个小时将秧盘按顺序摆放好,智能设备就能自动完成后续的育秧工作。这不仅降低了人工和时间成本,还能大幅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在现场可以看到,一台设备可以轻松替代多个工人的工作,而且可以24小时不间断运行。目前温室中的秧苗生长势头良好,即将开始移栽至稻田之中。这里不仅仅是对水稻的育种环境进行科学的管理与调控,还能有效地避免天气变化对早稻育秧的影响。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黄春福的眼里,“与传统育苗相比,智能化循环运动式育苗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智能育秧中心可以对秧苗生长所需的各种条件进行精准调控和检测,从而实现真正的精准农业。这种先进的育秧方式不仅能让种植户们更好地应对多变的气候条件和市场变化,还能提高秧苗质量,为后续的机械化插秧打下坚实的基础。除了水稻秧苗外,该智能育秧中心还具备多元化利用的能力。在移栽后,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季节变化培育蔬菜、中材等幼苗,进一步拓宽了农场的收益渠道。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未来的农场将会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多元化。这里正在向科技农业迈出坚实的步伐!这样的科技应用不仅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有望推动我国农业实现全面的转型升级让我们的农业生产更绿色高效健康的同时更加适应当下的社会需求。看到这里人们不由得发出由衷的感叹科学技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