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思-接天莲叶无穷碧这句话的意思
八百多年前的某日拂晓,南宋诗人杨万里提早起身,肩负着一份重托前往送别友人。
友人名唤林子方。林子方曾中得进士,为直阁秘书,专职为皇帝草拟诏书。
杨万里,身为林子方的上级及知己好友,两人常相聚讨论兴衰大事,亦在诗词文艺上相互切磋。因志同道合,两人互视对方为人生中的莫逆之交。
后林子方被调至皇帝身边,远赴福建任职知福州。在林子方启程之际,杨万里亲自前往西湖畔为其送行。
离开西湖时,天边尚挂一弯残月,两人穿行于荷塘边,步履于杨柳依依的小径。荷花世界清凉静好,他们翻过南山又至北山。
当晨曦初露,阳光洒在荷塘与荷花上,其景致分外。林子方对此景致心怀欣喜,对未来仕途抱有期待。
杨万里心生忧虑。他觉得留存于临安——南宋的中心,方能得皇帝恩宠、官运亨通。于是,他借送别之际,以诗相赠,意在挽留林子方。
诗云:“六月西湖景致异,四时风物难相匹。连天荷叶碧无穷,映日荷花红更盛。”
杨万里语重心长道:“小林啊,‘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言非虚。天子脚下之地,你看此刻西湖荷花盛景。你若远赴福建,恐需岁久方归。”
杨万里的劝诫虽诚挚,但林子方却权衡再三后选择应命离去。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脍炙人口。其表面上似乎仅写景致之优美,实则寄寓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与对时局的深切感慨。
众诗人之中,提及西湖荷花之作数不胜数。苏轼的“菰蒲无边水茫茫”,宋祁的“分明认得采莲声”,王炎的“荷花十里西湖”等诗皆为佳作。
杨万里之诗在众多西湖荷花诗中独树一帜。其不仅描绘画面感强烈,且基调宏大、阳光。其以天地之美、朝代之繁荣为基调,展示出耀眼而辉煌的视觉冲击。
南宋虽常被视为历史上软弱无能的朝代,但在杭州后,其经济、科技及对外贸易却十分繁荣。当时的杭州成为富庶、繁荣的象征。
杨万里以诗为媒介,展现的不仅是西湖之美、杭州之盛,更是对有志之士的呼唤与挽留。尽管林子方离去,但杨万里的诗作却将这份美丽与情感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
提及此段佳话及留存于人们心中的诗篇,不人想起那位笔名雨枫的张风莉女士——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及白银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