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怎么才能学好-英语一窍不通该怎么学


近期,钟南山院士用英文详细解答了“轻症感染者如何护理”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众多网友不仅赞叹他在医学领域的贡献,更对他的流利英语口语深感折服。

或许有人会认为,作为一位高级院士,英语流利是理所当然的。这背后却体现了一个人样样精通的全面素质。

钟南山院士并非一出生就精通双语。尽管已是84岁高龄,他依然能够在外媒面前流利地使用英文进行交流,专业名词信手拈来。令人惊讶的是,他是在35岁才开始学习英文。

在35岁之前,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却未曾想过继承父亲的衣钵,也未曾预见自己在医学界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在足球、篮球、跑步等运动项目中,他的天赋异禀。他曾作为一名非职业运动员参加全国运动会,以54.2秒的成绩打破了当时的全国纪录在400米栏项目上。

一次偶然的觉醒,源于父亲的一句话。这句话即便在今天依然被人们经常提及,如“25后焦虑症”、“中年焦虑症”等。正是这句话,让钟南山开始将重心投入到事业中。

他每天工作至深夜,同时挤出时间研读医学专业术语和英文。在短短的八个月内,他写下了四本工作笔记,体重也减掉了整整12公斤。

命运对钟南山产生了重要转折的时刻来临了。1979年,他作为已过不惑之年的第一批留英学生成功申请到了外派学者的资格考试资格。

当时全国及格线为45分,而他的成绩为52.5分。当时他工作繁忙,无暇复习。尽管如此,他心中怀揣着决心,坚定地希望能够去国外学习先进的医学技术。

他有着挑战自己的决心。对他而言,“想学好一门外语,听力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他深知这个道理。每天做完实验后,他都会花费一个小时来练习听力。他通过泛听和精听相结合的方式,边听边写笔记。几大本笔记之后,他的听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经过一年的坚持和努力,钟南山的听写能力迅速提升,能够与英国人进行无障碍的交流。

学好一门外语的关键在于沉浸在全英文环境中。留学期间,他与老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参加全英语医学专业等都对他的英语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帮助。

他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取得了荣誉博士学位的荣誉。不仅如此,他还主编了《英图解医学词典》,并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

2003年,钟南山院士在国际上做了英语演讲,涉足16个和地区。他的英语或许不是最出色的,但他的严谨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尊敬和认可。

钟南山院士的成长经历向我们展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方面:多听多练、抓住一切开口的机会以及置身于浸泡式的全英文环境等。

多听多练是提升英语口语的关键。磨好耳朵是第一步。泛听和精听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帮助我们锻炼英文思维,还能让我们更好地获取信息。

勇于开口是提高口语能力的关键。单纯地阅读和背诵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在各种情境中勇于表达自己、锻炼自己。

一个浸泡式的全英文环境是学习英语的关键要素。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思维会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

钟南山院士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何时开始学习、无论年龄大小、无论起点如何只要肯付出努力都能够取得成功。

当前仍未消除我们仍需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同时抓住机会提升自我。语言学习需要耐心和坚持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收获令人羡慕的英语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