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幸福叫我陪你长大-《陪我长大》儿歌歌词
窗外传来附近学校孩童欢快的歌声,这不禁让我想起,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有人说,儿歌是历史的定格、时代的留声机。无论年龄大小,我们内心深处总有一首童谣,能唤起儿时的记忆,还有那些斑驳的旧时光。我停下笔来,任思绪穿越时光隧道,回到那个年代,耳畔响起了那些熟悉的旋律。
民国时期的儿歌风情
在1980年代初,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一部《城南旧事》反映了民国时期的老北京生活。电影中那首脍炙人口的《送别》歌曲,由民国文化奇人李叔同作词。其曲调取材自日本歌曲《旅愁》的旋律,歌词经由林海音在自传体小说中引用,成为了经典。这首歌曲的歌词是如此优美:“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让人难以忘怀。
新红色儿歌的回忆
新成立后,儿歌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们以歌颂新时代、新生活、新的主题为主。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爱北京门》等歌曲,影响了几代孩子。这些歌曲中,《我爱北京门》的词曲作者虽未曾谋面,却都未曾去过门,他们对门的了解大多来自报刊杂志和新闻纪录片。
开放后的儿歌新风
开放以来,国内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创作人,如谷建芬等。她的作品将流行音乐元素注入少儿歌曲中,使得歌曲更加欢快动听。校园民谣也传入,形成了独特的通俗歌谣体裁。其中,罗大佑的《童年》以其轻巧的曲调和优美的歌词,成为了无数人的共同回忆。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少儿歌曲的创作和传播似乎陷入了一定的瓶颈。这些陪伴我们长大的老儿歌,实际上就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今天看来,我们应当向这些经典儿歌致敬。
时代变迁下的儿歌情怀
回望过去的儿歌文化发展历程,它们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教育孩子而创作的音乐作品。它们更是时代的见证者、历史的记录者。每一首儿歌都承载着那个时代的记忆和情感。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新的儿歌形式和内容出现。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儿歌所传递的那份纯真、欢乐和情感却是永恒不变的。
希望在未来,我们可以继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儿歌作品,让孩子们在歌声中快乐成长。
(本文原刊于2019年6月3日《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