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带性气候特征-温带性气候特征八字


温带性气候,又称中纬度沙漠草原气候,是气候家族中独具特色的一员。

身处内陆,远离海洋,或受高山阻隔,这里常年被气团所掌控,鲜有湿润气团的侵入。

这种气候主要出现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东侧,以及热带沙漠气候的北侧地区。

全球范围内,它主要分布在北纬40°~60°的北半球亚欧和北美。

具体地域包括中亚、西亚、西北部、欧洲中东部,以及中东部等地。

南半球因陆地面积较小,仅有南美洲最南端安第斯山脉以东的巴塔哥尼亚地区,为阿根廷和智利所共有。

温带性气候区的降雨量十分复杂,有的地方年降雨量不足10毫米,而有的地方则可接近1000毫米。

以年降水量400毫米为界,可将温带性气候分为干旱型和湿润型。

干旱型通常指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地。

乌鲁木齐是干旱型气候的代表城市之一,离最近海岸有2200多公里,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

而湿润型则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中部平原及五大湖周边等地。

这里虽然受气团影响,但因距离海洋不过分遥远,时常能得到海洋气团的惠顾。

例如,俄罗斯莫斯科、芝加哥、加拿大多伦多等城市,都位于这样的气候区域。

温带性气候区因距离海洋的远近、地形的差异等因素,呈现出独特的温度变化规律。

冬季寒冷至极,最低气温可降至零下50度;夏季又热得令人难以忍受,最高气温可达70摄氏度。

这样的温度变化在一天之内也十分激烈,“早穿皮袄午穿纱”的生活场景在这里变得再平常不过。

在植被方面,该气候区多以荒漠和草原为主。年降水量200~400毫米的区域以温带草原为主,而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的地区则主要是温带荒漠。

如塔克拉玛干沙漠,曾被称为“死亡之海”,今已有沙漠公路贯通其中,允许游客驾车穿越。

农业发展方面,因降水稀少,干旱型温带性气候区主要依赖灌溉农业来维持农业生产。

例如伊朗人在两千年前发明的坎儿井灌溉设施,至今仍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广泛使用。

历史上,这里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商贸大道——丝绸之路穿行的地方。让东西方在此相遇,商品、文化、在此交流碰撞。

如今的新疆喀什、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等丝绸之路重镇,依然繁华兴盛。

在粮食生产上,湿润型温带性气候区因降水相对丰富,适合种植业的发展,世界上许多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都分布在这里。

总体而言,温带性气候虽具挑战,却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在这片大漠与绿洲相间的土地上,人们以坚韧与智慧书写着他们的生活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