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德不孤什么意思-有德无才的意思


【释义】

在华夏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资治通鉴》记录了一次关于用人之道的沉痛教训。春秋末年,智宣子错误地选择了才多德少的智伯为继承人,最终导致智氏家族的。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对此深表痛惜,并提出了德才并重但德行为先的观点。他认为,才情是德行的辅助,而德行则是才情的统帅。

司马光还基于才德的不同特征,将人才细分为四类:兼备才德的是圣人,无才无德的是愚人,德胜才的是君子,而才胜德的人则是需警惕的小人。他强调,在选拔人才时,若无法找到圣人和君子,那么与其选择才薄的小人,不如选择看似愚钝但品德纯正的人。由此可见,司马光的人才观念以德行为先。

在当今社会,始终将人才工作置于重要地位。我们结合时代背景,汲取历史经验,形成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理念。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德与才的双重重要性,更突出了德行在选人用人中的首要地位。

【解读】

总多次强调,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他明确了选人用人的标准,将德放在首位。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对干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提出了20字的好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他深入阐释了这一标准,指出虽然不同历史时期对的德才要求有所不同,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清正廉洁等价值底色始终不变。而德才兼备则是贯穿始终的价值主线。

在多个重要场合,总都强调了选人用人的重要性。他要求我们必须严把德才标准,坚持、任人唯贤,事业为上、公道正派。他特别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要求在这些方面都要过硬。

进入新时代,总进一步指出,选用人才既要重视品德,也不能忽视才干。他明确指出有才无德会坏事,有德无才会误事,只有德才兼备的才能干成事。这一观点再次强调了德与才的双重重要性。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德才兼备始终是选人用人的核心标准。其中,德行更是被放在了首位。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