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原文分段-琵琶行全诗段落划分
一、深解《琵琶行》中的哀愁情绪
第三层哀愁:诗人的坎坷遭遇之悲
白居易,一位才情横溢的诗人,他的才华得到了皇上的高度赞誉,并被召至宫廷,其风光可谓无与伦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中不少权臣时刻等待他犯错,以期找到机会他。一次,他因越权请求严办刺杀宰相的凶手,不幸撞上了风头,最终被贬至“江州”,任一司马之职。这样的遭遇在《琵琶行》的后文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诗中描绘了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之地的情感落差。在,白居易尽享人间繁华,陶醉于春江花朝和秋月夜的景色中,见证了唐王朝的盛况。而当被贬至江州时,那儿的荒凉和寂寥形成鲜明对比。江州之地人烟稀少,黄芦苦竹环绕宅院;一年到头也难得听到悦耳的乐声。这种环境的骤变,对于一位习惯于繁华与音乐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心灵打击。
诗人从重臣的地位跌落到“九品芝麻官”的凄凉。白居易曾身居高位,担任太子少傅和刑部尚书等要职,实现了儒家所追求的“平天下”的理想。然而一旦被贬,他便远离了权力的核心,过上了闲散的生活。这种从权力巅峰跌落的凄凉感,以及“蕙兰不采”的无人赏识之痛,深深地刺痛了白居易的心灵。他在《琵琶行》中与歌女产生了共鸣,喊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愤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