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太差怎么办-孩子自控力差的原因


许多人的童年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当父母外出工作时,他们总会独自享受片刻的欢乐时光,或是沉浸在电脑游戏的世界中,或是被电视节目所吸引。每当听到父母回家的脚步声,他们便迅速地收起玩乐的心态,转而投入到作业的海洋中,仿佛自己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

如今,我们即将重温一段关于孩子电视的往昔经历。故事中的情节似乎如此真实,让人产生共鸣。当母亲下班回家后,她想要了解儿子在家中的情况,于是从铁门缝中窥视。她发现儿子正坐在客厅里,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

也许是因为母亲回家的动作声太大,房屋内的儿子似乎察觉到了母亲即将归来的动静。于是,他敏锐地从沙发上跳起。

儿子迅速地走向电视机旁,果断地关闭了电视。在关掉电视的过程中,他小心翼翼、蹑手蹑脚,生怕被归来的母亲察觉到任何不寻常的迹象。

在准备返回自己房间的途中,他突然停下脚步,目光投向了门口。他似乎察觉到门口有人影出现?于是孩子心生恐惧,迅速地跑回了自己的房间。

回忆起儿时,我亦曾趁父母不注意时偷电视。尽管如此,这种行为也与孩子的自制力不足有一定关系。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呢?

父母应与孩子共同制定家庭规则。许多父母等到孩子进入青春期、展现出不良习惯时才开始采取行动,但往往这时已经为时已晚。因为孩子的行为习惯从小就已形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根深蒂固。及早建立规则并与孩子进行商量和讨论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孩子会更愿意去遵守这些规则。

父母应适度尊重孩子的需求,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放松自己。研究表明,人的自制力是有限的,大脑需要在完成艰难任务和寻找简单奖励之间寻找平衡。与其让孩子在无休止的学习中耗尽对学习的兴趣,不如允许他们自己安排时间。只要他们完成了应该完成的任务,就可以适当地放松自己。这样,孩子可以体验到高自制力和高效率带来的好处。

最后一点是及时的提醒和引导。关于自制力的问题,如果家长总是觉得孩子还小、可以原谅他们的所有行为,那么孩子就很难养成自律的习惯。让孩子瞬间明白利害关系并不容易实现。家长可以从给予孩子一个温柔而坚定的提醒开始,帮助他们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