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赏析-致橡树原文及解析


橡树之歌——舒婷《致橡树》的深情诠释

原作呈现:

我若倾心于爱——

决不似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我;

我若倾心于爱——

决不学为爱痴情的鸟儿,

反复唱着单调的歌曲;

也不似长送的泉源,

年复一年送来慰藉;

更非如高耸的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武。

日光之下,春雨之中,

这些都不足以表达我的情深。

我必是你身旁的一株木棉,

以树的形象与你并肩。

根,深扎于地下;

叶,触碰于云端。

每阵风过,

我们互致敬意,

但无人,

能懂我们的密语。

你拥有铜枝铁干,

如刀、如剑、如戟;

我拥有红花硕果,

如叹息之重,如火炬之勇。

我们共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看似永远分离,

却始终相依。

这才是伟大爱情的真谛,在于:

不仅爱你雄伟的身躯,

也爱你坚守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作品深意:

《致橡树》一诗,以木棉树的独白与橡树对话,展现了当时诗歌创作中的新颖手法。橡树是木质坚实的高大树木,而木棉树又称英雄树,形象高大挺拔,是花树中最高的一种。诗人在选取诗歌创作材料时精心设计:橡树象征男性的阳刚之美,而木棉则代表了女性的自强自立以及与男性的平等要求。通过拟物化的艺术手法,诗人热情而坦诚地歌唱了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这首诗诞生后,橡树和木棉就成为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否定了青藤缠树、花叶依风的旧情爱描写模式,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偏重于给予的互爱原则,完美地体现出真诚、高尚的互爱:建立在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的前提上。这种爱情观思想深刻,具有艺术震撼力,显得无比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