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算式20题-除法口算题


《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借助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能够用除法算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

3.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意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及运用除法算式表示。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并掌握求余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小棒、水果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复习表内除法。

出示例题:有6个苹果,每2个放在一盘里。

引导学生回忆除法的概念及平均分的意义。

二、新课学习

1.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含义

(1)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7个苹果进行平均分的情况,并让学生观察剩余的情况。

(2)提问学生是否发现了和前面不同的情况,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2. 实践操作

(1)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平均分活动,例如使用小棒或水果图片等。

(2)引导学生根据活动结果列出除法算式,并解释余数的含义。

3. 总结归纳

(1)让学生总结余数除法的特点及意义。

(2)强调平均分后剩余的数就是余数,并举例说明有余数和无余数的除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区别。

三、巩固练习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等方式,巩固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和运用。

四、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思考并发现有余数除法中的其他秘密,如余数与商的关系等,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五、课堂总结

(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2)强调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及意义。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练习题,以巩固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和运用。

七、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