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的读书笔记-草房子第十章摘抄笔记
艺术间的共融与独特表达
不同艺术门类间有着微妙的联系,就如文学与美术,两者虽形式迥异,却常相映成趣。画作瞬间呈现光影与情感的交错,而文学作品则善于逐步展开故事,为读者留下线索,引人入胜。
曹文轩先生以其独特的文字魅力,将文字化作画笔,绘制出七彩的画面。阅读他的作品,就如在脑中展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些画面并不属于抽象派或表现,更贴近于俄罗斯巡回画派的风格:写实、深沉、优美并充满乡土气息。其作品中常用金调作为基调,令人联想到列维坦的风景画。但每部作品都为其增添了独一无二的色彩。
在《草房子》中,读者仿佛置身于苏北的乡村,感受到桑桑与同学们的喜怒哀乐;而在《青铜葵花》里,金的向日葵与冬日芦苇的冷色调交织,呈现出孩子们面对苦难的坚韧与爱。而在《穿堂风》中,除了金黄,更添了鲜明的绿色,将少年内心的绝望与对阳光的向往形成强烈的对比。
到了《蝙蝠香》这部作品,其如画的特质更是显露无遗。此书摒弃了温暖的金色,转而运用各种蓝色调,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层次分明、略带忧伤却浪漫的画面。夜空般的蓝色既交代了故事的环境与时间,又深层次地展示了男孩内心的悲伤。而这悲伤并不外露,与男孩内敛的处理方式相得益彰。男孩手腕上的迷迭香香气,如明亮缥缈的蓝色纽带,连接着他的梦境与现实。
曹文轩的作品中常出现一些经典的意象,如芦苇荡、金色的葵花、麦田等,都充满了温暖的气息。但在《蝙蝠香》中,引入了蝙蝠这一全新意象。这常与黑暗、梦魇相联系的动物,在这部作品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们成为男孩梦游的见证者,也反映了男孩孤独与忧伤的内心世界。
不论是发生在阳光下的《草房子》和《穿堂风》,还是穿梭在夜晚世界中的《蝙蝠香》,曹文轩的作品总能触动人心。他的文字如同画家的线条与色彩,构建出一个个生动的形象,定格最具冲击力的画面。而他的作品则用文字搭建起情节,用立体结构为读者呈现出一个鲜活的天地。这便是“曹文轩新小说”为我们带来的全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