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萏发荷花-菡萏代表女子哪个部位


九首古诗共绘菡萏景,香自荷中发。菡萏如笔如峰,荷花之韵味独特。

荷花,我国先民的挚爱,文明史的见证者。自古以来,人们对其了解与热爱逾越其他植物。

早有古书明确区分荷花的各个部位,如荷叶、藕及未开的荷花——菡萏。

“池塘边缘绿波荡漾,有蒲草与荷花相映成趣。

遇见一位佳人,心中泛起无限思绪。

夜不能寐,泪流满面。”先秦 诗经《泽陂》节录

先秦时代,爱情如此纯真而美好。初夏的水边,青翠与明丽共存,男子在荷叶、蒲草间看到佳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清澈的河流经过石渠,水波荡漾为鱼儿设防。

荷花绽放其华美,菡萏在金塘中溢彩。”魏晋刘桢《公燕诗》节录

此诗描绘了初夏游园的愉悦之情,飞越池塘时看到荷花初放及菡萏的景象,尽显初夏荷花的魅力。

“薄游于夏日盛景,泛舟于天渊池上。

水草相互容纳推挤,碧绿的岛上有红菡萏点染。

新生的波涛轻拂旧石,残花落向旧枝。”南北朝萧衍《首夏泛天池诗》

此诗描绘了立夏时节的夏景初现,水上植物繁盛,红菡萏点缀其中,尽显夏日的清新与生机。

“东林北塘水清湛,底色青青见底明。

白芙蓉盛开其间,三百茎菡萏如笔立。

日光照耀下显露光彩,微风送来芳馨。”唐朝白居易《东林寺白莲》节录

白居易以白莲喻清净,三百茎菡萏的壮丽清丽之景,展现了白荷花的出尘之美。

“檐下花间客如宾,轩辕席上珍如宝。

笔江秋色菡萏美,僧国瑞气麒麟祥。”唐朝陈陶《题赠高闲上人》节录

此诗以荷花比喻人的俊俏高洁,尤其是用菡萏来形容,更是恰到好处。

“何时能成佳偶无牵挂?金破菡萏心,

夜夜思君莲并蒂。”唐朝晁采《子夜歌十八首》

此诗中以金破菡萏寓意深深的爱意与期待,用荷花的意象表达了深深的爱情期盼。

宋人笔下的初夏景色更是生动鲜明。荷花酝酿香气,翠绿的竹节生长,为夏日增添了别样的色彩与活力。

“山峰如菡萏独立峻峭秀美,莲花峰、天柱峰等地貌奇特的峰峦被形容得如未开的荷般壮丽。”

如今虽少人用菡萒特指荷花,但诗词中的意境仍能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生长的期待与愿望。

通过诗词我们得以贴近古人的自然审美和情感表达。

初衣胜雪带你领略诗词中的爱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