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待发的意思-蓄势待发的出处
第二章:乘势而动,蓄势待发(续篇)
3. 循环往复之原点理论
在技术分析领域,随着众多投资者逐渐理解均线的基本概念,阴阳全息结构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这一结构为我们揭示了价格波动的内在规律,开启了通往这一领域的新大门。这不仅是一个认知层面的转变,更是一个从表层思维向深层思维的飞跃。
结构作为底层逻辑,在技术层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同“互联网+”的概念一样,它也带来了“结构+”的效应。原点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与结构紧密相连。
我们首先探究原点理论的理论基础。在道德经第四十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虽然有些深奥,但它为原点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中,“反”字蕴含了三层深意:返回原点、循环往复、相反相成。在金融交易中,可以理解为价格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涨跌后,最终会回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点。例如,平衡就是价格波动的最佳状态,价格的涨跌过后,通过反向运动达到新的平衡。
再来看“弱者道之用”。老子说“柔弱胜刚强”,强调了柔弱的生命力。在交易中,这种柔弱的特质常常代表了旺盛的生命力。刚强的交易方式可能偏离了成功的轨道,而采用柔弱的方式,更加符合市场的运行规律。
那么,原点理论在实际交易中如何运用呢?原点可以理解为价格的起涨点或起跌点。在一个下跌趋势结束后开始上涨的点,或在一个上涨趋势结束后开始下跌的点,都是原点的具体表现。
原点理论的特点在于,无论价格如何涨跌,都会以返回原点的方式完成一个循环。长期观察起涨点和起跌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找到原点。而价格为何选择返回这个原点而非其他,是因为原点的层级不同。有中原点、小原点、大原点以及超级原点等。
4. 势无常势之原点线
孙子兵法中的虚实篇告诉我们,战争的形态如同水流,根据敌人的变化而变化。同样地,期货价格的波动也是如此,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种无常的态势要求我们悟到其中的规律,并能够捕捉到这种无常的“势”。
道德经中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完美地阐述了这种大道的运行规律。在交易中,我们需要从反人性的角度出发,理解并接受这种不确定性,才能真正地生存下来。
那么,价格波动的无常之势是如何产生的呢?其主要原因是价格总是从原点出发并返回其对立面。原点线则是捕捉这种无常“势”的关键。它来自于原点理论中的起涨点或起跌点,无论任何周期和涨跌,价格总会返回原点,这从道的层面解释了价格的波动规律。
在谈及原点线之前,我们首先要理解几个相关概念。如原点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肯定是指本波行情从原点出发并返回原点;否定则是指本波行情在返回原点时出现了原点的情况。“钟摆效应”也是一种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价格在返回原点时的上下摆动。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如何用原点线来捕捉这种无常的势。有以下几种情形:当钟摆效应的循环未结束前且起涨原点未自我否定时,为单边上涨行情;当钟摆效应的循环未结束前且起跌原点未自我否定时,为单边下跌行情;当单边上涨进入钟摆效应3时,行情容易上下反复震荡;当出现原点的自我否定或演变为单边上涨或单边下跌时,则进入了新的循环往复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