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姿势图解-如何跑步膝盖不受损
重申观点:跑步非伤膝之途,不当跑步方有害。马孔多跑步研究室/出品
若您打开搜索引擎,搜索关于“膝盖”的资讯,您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担忧:“跑步超万步,小心伤膝盖。”但这些担忧往往忽略了科学的研究与正确的跑步方式。
对于那些对跑步心存疑虑的人,想要向他们普及跑步的益处,我们首先要解释清楚:跑步并不会直接伤害膝盖,很多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实际上,不正确的跑步方式才是导致膝盖受伤的元凶。
减重先行,再谈跑步
在我们跑步时,膝盖承受的重量大约是体重的数倍。对于超重人群来说,减轻体重就成为了保护膝盖的重要一步。减重不仅可以减轻膝盖的负担,减少关节炎症,还可以降低多种疾病的风险。
研究表明,对于超重人群,体重每减轻一磅,膝关节的负荷就会减少数倍。这意味着,通过减重,可以有效地减轻膝盖的负担。
BMI指数与跑步适宜性
使用BMI(身体质量指数)可以判断体重是否超标。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对于大部分人而言,BMI在18-23之间是比较理想的范围。
通常情况下,BMI在28以下的人群可以直接选择小步跑,而BMI在28以上的人群则应先进行减重,并考虑以快走、跑走结合的方式开始跑步。
改善跑姿
正确的跑姿是预防膝盖受伤的关键。理想的跑姿应基于正确的基本生物力学原理。头部、肩部、摆臂、手部、躯干、/、膝盖以及腿部的位置与运动都应协调一致。
减小步幅,提高步频
减小步幅并提高步频可以有效减少关节和韧带的损伤风险。大体重跑者在脚踝触地的瞬间负荷更大,但受伤更多发生在脚部离地阶段。通过提高步频,不仅可以减少每段脚与地面接触的时间(触地时间),还可以提高代谢循环,增强减脂效果。
加强肌肉力量
预防膝盖损伤的另一个重要方法是加强肌肉力量。特别是加强膝盖周围肌肉的训练以及肌肉的力量,可以帮助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从而减少膝盖的负荷。
研究表明,肌肉的强弱对膝关节是否受伤有着重要影响。加强肌肉的训练是预防膝盖损伤的重要措施。
重视休息与恢复
专业运动员都注重休息与恢复,特别是在一场艰苦训练之后。对于普通跑者来说,更要重视给身体和肌肉充足的恢复时间。过度训练和缺乏休息是导致伤病的主要原因。
记住,休息不是停滞不前,而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合理休息与训练同样重要。
热身与拉伸的重要性
跑前热身可以激活肌肉、和关节,使身体更快进入运动状态,避免肌肉拉伤和膝盖关节损伤。而跑后的拉伸则可以帮助肌肉放松,避免过度紧张和肌肉酸痛。
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
为了达成各种跑步目标,如完成全马、提高10公里成绩等,很多人常常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和膝盖是否能承受这样的训练量。突然增加跑量或速度都可能导致膝盖受伤。
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对于初学者来说,每周增加的跑量不应超过上周的10%。速度训练也不应过于频繁,把有氧能力练好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运动效果。
总结
跑步并非伤膝之途,只有不当的跑步方式才会对膝盖造成伤害。通过遵循上述建议,如减重、改善跑姿、加强肌肉力量等,您可以无伤、长久地享受跑步带来的乐趣。
那些认为“跑步伤膝盖”的人,或许只是为自己找了一个偷懒的借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