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花糕的做法花型-蒸花糕的做法和技巧


过年,作为一年中最为盛大的节日,自古便被人们赞誉为过大年。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与丰富文化中,固然既有卓越与精粹,也有糟粕和过往。尤在旧时,人们极度珍视延续千年的过年传统,其中蒸制年馍的习俗更是别具一格。

在我的老家,豫西灵宝的乡野之间,馍馍是人们日常饮食的主角。每逢新年之际,家家户户都会忙碌于蒸制几大锅馍馍。由于粮食的珍贵与稀缺,即便是在蒸制过程中,也并非所有的馍馍都是纯白如雪。

在新年的前夕,天色尚早,父母便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他们首先会蒸制一锅黄菜包子馍。这种馍以黄面为主,掺杂着些许白面,包裹着粉条与自家热炕上生出的黑豆芽素馅。虽造型不及精巧的菊花嘴般美丽,但其金黄灿烂的外观与诱人的香气却足以让平日生活平淡的人们为之欢欣鼓舞。

随后,他们继续蒸制圆蒸馍。其中有部分是洁白如雪的,而另一部分则略带杂色,仿佛现今超市里售卖的杂粮馍。那时的小麦极其珍贵,人们会精心磨制,先收集最白净的面粉,再收集剩余的小麦面粉。

当谈及真正的大白馍时,其意义已远超简单的饮食之需。例如那造型独特的灶爷馍,不仅象征着对天神灶爷的敬仰与欢迎,更在月尽之夜陪伴着人们的餐桌。大年初一的早晨,它更是被用来向各路天神敬献心意。

再来看那些更为精致的花馍馍,它们或如元宝般富丽堂皇、或似刺猬般生动可爱、或像莲蓬般清新脱俗、又或像牡丹般雍容华贵。每一款花馍都经过妇人的巧手雕刻,变得栩栩如生。它们不仅用于祭祀祖灵先人、向亲朋好友拜年送礼,更是家中给亲戚朋友的回礼之选,甚至还需配以其他如油条等传统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