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吉他谱-淘汰吉他谱


鉴于长期以来的宣传影响,许多人一听到“五线谱”三字,便会有种“惯性反弹”的感觉:

“为何非学五线谱?六线谱不也很香吗?像Tommy、家驹、迈克尔·杰克逊,不学五线谱也成了音乐大神,难道不是吗?”

确实,从表面看,对于吉他弹奏而言,六线谱足矣。不过五线谱之历史悠长,六线谱也同源远流长。

六线谱不同于音高记谱法,是一种展现乐器运指方式的记谱方式,称为Tablature,简称Tab。它最早可追溯至14世纪,曾在多种有品乐器和自由簧乐器中广泛应用。

Tablature对于每个音在指板上的位置展示得十分直观,即便是乐理新手也能轻松阅读。

试想,其对吉他普及的推动作用有多大。在十年代的乐盲时期,吉他能迅速普及,这便捷性无疑功不可没。

刘天礼教授的吉他更是掀起了一股吉他热潮。

值得一提的是,五线谱与六线谱之间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在精良的出版物中,五线谱与六线谱常常对照出现。

五线谱中体现的要素,六线谱基本都能体现出来。专业与否并不在于用何种谱子,而在于如何运用。

有人认为五线谱高级而六线谱肤浅,这其实是因为许多业余的人更倾向于使用易于理解的六线谱。

但从音乐性的角度来看,五线谱更为直观地展示了旋律线条的走向,更有利于我们在演奏中把握音乐的情感流动。

尽管六线谱对音符位置的直观性在学习吉他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若只图便利而不求深入学习,则可能限制了自己的音乐视野。

其实提倡学五线谱的原因很实际。因为六线谱主要是吉他爱好者们使用的语言,对于其他乐器的演奏者来说可能并不通用。

如果我们希望与其他乐器的演奏者更好地交流与合作,那么学会五线谱就变得尤为重要。

在音乐的世界里,五线谱无疑是一种通用语言。各种音乐教材和文献资料大多使用五线谱记录。

如果只是满足于简单的弹唱和自我娱乐,那么六线谱自然够用。但若是对音乐有更深层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希望更深入地学习乐理知识或与其他领域的音乐人合作交流时,那么掌握五线谱便成了必不可少的一环。

我们学习音乐不只是为了娱乐自己,更是为了与他人共享音乐的魅力。学会五线谱能让我们在音乐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广。

前面所提到的各种借口其实只是吉他爱好者们为了逃避学习五线谱而找的托词。我们的大脑在成熟后应能应对五线谱的学习。

相信学习并不只是单纯地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练习技能或记忆信息,而是培养一种享受和感知世界的能力。当掌握了五线谱这种音乐世界的通用文字时我们的感知会更加细腻深入和多样化。

能否用“心”去聆听每一个音符,以及能够自由创作是学习五线谱的过程中我们所期待的收益。与此同时也要记住虽然不是所有音乐人都会学习五线谱但它们背后都拥有着同样的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 结束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