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协调性训练-身体协调性差跟智商有关吗
很多家长会发现,尽管他们的孩子聪明过人,在反应速度、应对能力及模仿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然而在学习的征途上总是显得略逊一筹,常常与同龄孩子相比处于落后状态。而且教师常常反馈,孩子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并且表现出一定的脾气问题。
那是什么导致这些孩子的独特现象呢?
对于这一现象,家长们或许会归咎于孩子的调皮、叛逆或年龄因素。他们可能忽略了另一个潜在的重要原因——感觉统合失调。这时,家长们或许会感到困惑,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大家都在谈论感觉统合失调,但究竟何为感觉统合失调呢?
一、何为感觉统合?
家长们对这个名词或许感到熟悉又陌生。在教育中心、老师或医生的经常提及,但往往没有得到详尽的解释。其实,所谓的感觉统合,是指各感觉器官将对外界的感觉信息通过传递给大脑,再经过大脑的整合作用,使做出相应的反应。
二、感觉统合与学习能力
的各种感觉,如视觉、触觉、听觉等,通过周围系统将信息传送给大脑。大脑如同处理器,对这此感官信息进行解析和响应。例如,孩子学习吃饭实则是锻炼手眼协调能力,而孩子爬行则是在锻炼四肢的协调性。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感觉统合是大脑与身体之间的协调过程。身体的感觉器官收集外界信息,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大脑会对这些信息进行解释、比较、整合等处理,再将处理后的信息传达给效应器,从而引导进行各种行为,如运动、阅读、书写等。
当孩子出现感觉统合失调时,实际上意味着身体的感觉器官无法有效地将感觉信息整合至大脑中,这可能导致孩子出现行为障碍。
三、孩子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阶段
1. 0-2岁:感觉学习初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活动水平和兴趣差异显著。有的孩子活泼好动,机智灵敏;而有的孩子则对周围事物显得不感兴趣,不爱笑。这主要与家长的过度保护有关。在这段时间内,孩子大脑细胞的突起迅速生长,是感觉统合系统发展的关键时期。
2. 3-5岁:学习、智力、语言发展期
孩子的大脑感觉和语言系统已发育成熟并相互关联。孩子在处理外界感觉信息时已形成注意力和记忆力,开始对外部事物产生认知、学习、记忆和情绪反应。这体现在手眼协调能力、学习能力、运动协调能力及注意力等方面。
3. 6-10岁:感觉统合发展期
在此阶段,孩子的注意力、理解能力、记忆力及情绪控制能力都有所增强。孩子可以开始学习阅读、书写、计算等基本技能。在感觉统合的作用下,左右脑的功能开始出现单侧化。
以上就是对感觉统合的简要介绍。我想提醒家长们的是,孩子的感觉统合训练并不一定要在培训班进行。家长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游戏和器材对孩子进行训练,如走独木桥、玩蘑菇钉、画画等游戏都能有效锻炼孩子的感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