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可以生吃吗-芹菜被称为泄阳草吗
夏,是一年中最富有“活力”的季节,亦是护养体内“阳气”的黄金时刻。怎样在盛夏滋养阳气?这千年传承的智慧,早在古代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已为我们指明方向。
辨识体质,冷热之间见真章
依据《黄帝内经》的养生原则“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北京中医大学国学院教授张其成分享道,要实现身体的阴阳平衡,首先得了解自己的体质。基础体温、机体水分以及个体等,都是判断体质的依据,而最直接的判断方式就是观察自己是否怕冷或怕热。
体温偏高、耐热性强的个体属于阳性体质;反之,体温偏低、偏爱温暖环境的则为阴性体质。这两种体质在身体反应和表现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结合个体的阴阳属性,再配合外部环境的阴阳调和,这就是养生的过程。当内阳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时,便实现了“阴阳平衡”。
张其成教授强调,每个人的阴阳属性各不相同,因此养生方法也因人而异。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达到养生的关键。
夏日的“阳气”如何培养?
《黄帝内经》中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念,提倡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调整生活。夏天为何特别重视“养阳”?张其成教授对此进行了解释。
夏季气温升高,阳气旺盛。但因出汗多、喜食寒凉食物,人们往往在享受清凉的导致内在阳气受损。“养阳”显得尤为重要。生姜等温性食物,具有散寒、解毒的效果,夏季食用有助于去除体内的寒凉。
“养”还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夏季是生长的季节,应注重“养心血”。红色食物如红豆、红薯以及西瓜、樱桃等应季水果,都是夏日养心的佳品。
夏季属火,对应五行中的“阳中之阳”。张其成教授建议,夏日养阳需注意“清心火”,可通过饮用苦丁茶、食用苦瓜等微苦食物来达到降火的目的。应避免过多摄入冰镇食物,选择自然降方式,避免体质变得虚寒。
在张其成看来,“养心神”也是夏日养阳的重要一环。他强调保持平和的心态对夏日养生至关重要。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调养心神,建议晚睡早起,但最晚不应超过2入睡。
养生:一个综合的“工程”
《黄帝内经》强调“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意指饮食、作息都应有规律。现代许多年轻人追求养生却陷入误区。
张其成教授指出:“养生是一个综合的‘工程’,饮食、起居、运动、精神四个层面需相互协调。”实现这一点的最佳方式是冥想,通过调整身体、呼吸和心灵来达到“和谐”的状态。
在进行时,应先调整身体姿势使与肩同宽、大腿与地面平行、小腿与地面垂直等。同时进行深呼吸的调整以达到全身放松。之后把注意力集中于百会穴,让意念和气息流动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
无论是在哪个季节都应该重视养生之道并以此为生活的指南。遵循自然规律与养生原则我们能够过上更加健康长寿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