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结茧后怎么处理-把蚕茧剥开后蚕还能活吗


养蚕临近上蔟时,对养殖户而言,此阶段的顺利通过意味着本季养蚕收益的相对稳定。只要后期度控制得当,及时清除蚕沙,就能降低蚕病出现的概率,从而提高蚕茧产量。1张蚕种收获蚕茧140斤以上是正常现象。要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对养殖户的日常管理有一定要求。特别是在上蔟时机上,养殖户需要精准把握。

不当的上蔟时机往往会导致蚕茧产量下降,如蚕在1-5龄时无明显蚕病但最终蚕茧产量下降20%以上,这常与上蔟时机的把握不当有关。过早或过迟的上蔟都会影响蚕茧的产量和品质。例如,上蔟过早可能导致桑叶中有蚕茧,增加柴印茧的概率;而过晚放置蔟具则会让部分蚕开始吐丝作茧时,仍有其他蚕在找桑叶吃,这会导致后期出现黄斑茧和双宫茧等异常蚕茧。

通常情况下,一个蚕茧中应只有一只蚕蛹。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个蚕茧中有两只或以上的蚕蛹,即双宫茧。双宫茧的出茧过程容易中断,无法顺利完成。造成双宫茧的因素有多种,其中上蔟时间过迟是主要原因之一。过熟或未熟蚕的上蔟也会影响蚕茧的产量和品质。

对于养殖户而言,判断适熟蚕是上蔟环节的关键。适时的上蔟能使蚕茧产量丰收。在判断上蔟时机时,养殖户应综合考虑多个特征,如蚕体的透明度、物的变化、对强风的敏感性以及蚕体的个头变化等。当观察到五龄蚕后期桑叶进食量逐渐减少、蚕体透明度增加、物增多等特征时,应考虑上蔟的时机是否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