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额定容量 额定容量是实际容量吗


您是否注意到,我们常用的移动电源上通常标示着两种容量数值——电芯容量与额定容量。经常我们会发现,额定容量往往是电芯容量的约“六成”。

以小米和绿联的10000mAh移动电源为例,电芯容量均为10000mAh,但额定容量分别标示为5800mAh(5V4A)和6500mAh(5V3A)。这会不会是厂家在欺骗消费者呢?

实际上,我们不能直接将额定容量与电芯容量进行对比。虽然它们的单位都是“mAh毫安时”,但二者的电压并不相同。电池容量指的是电池能够储存的总电量,而额定容量则是实际能够输出的最低保证的容量。

锂离子电芯的电压平台因电芯材质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常见的有3.65V、3.7V和3.85V等。而移动电源的U接口输出电压在非快充状态下是5V。电池标称容量与U接口的额定容量电压并不相同,单一数据无法直接对比。

为了更准确地对比,我们引入“能量”这个单位。考虑到能量损耗和转换率,充电宝在给手机充电时会产生能量损耗,但一般而言,额定容量越高的充电宝,其电池能量密度和效率也越高。

当3.7V的锂电池电压经过一系列电路、电感、芯片等升压后,到达U接口时电压提升到5V。但这一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能量损失,如手机充电线内阻、接插口接触电阻、手机自身的电源管理电路以及电芯内阻等。最终到达U接口的能量会有所下降。

根据铭牌参数上标注的额定容量和U接口电压,我们可以使用统一的能量单位“Wh瓦时”进行计算,从而反推出某个工况下的效率值。例如,一个移动电源以5V3A的工况输出能量,其效率值为30Wh除以37Wh,即81%,意味着有19%的能量在电路和升压转换过程中损失。

消费者关注充电宝的额定容量主要是想了解它能为手机充电多少次。虽然直接用额定容量除以手机电池容量并不准确,但通过转换成能量单位进行计算可以得出更精确的结果。

充电宝的额定容量并不是厂家在糊弄人,而是不同情况下的数值表现。之所以没有直接使用能量单位作为标准,是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用mAh作为电池容量的单位。

市面上充电宝的容量从几千到上万不等,价格也有所差异。消费者在购买前应明确自己的需求,计算清楚能为手机充电多少次,以及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