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寸小屏手机推荐
在智能手机领域,大多数品牌都遵循“缄默寡言,待机预热”的路线。他们在推出新品之前,都会预留时间进行前期造势,至少会提前让用户知晓“我们即将发布某款新品”。苹果恰恰反其道而行之。上个月,苹果悄然上架了新款 iPad Pro,而今天,苹果官方又丢出了一个“彩蛋”——小屏爱好者们期待已久的 iPhone SE。
iPhone SE 震撼上市
新款 iPhone SE 采用 4.7 英寸视网膜显示屏,配备 Touch ID 指纹识别模块。整体外观设计与 iPhone 6/6s/7/8 如出一辙,搭载 iPhone 11 系列同款 A13 仿生芯片,后置 1200 万像素单摄。
iPhone SE 搭载 A13 仿生芯片
尽管尺寸由当初的 4 英寸提升到了 4.7 英寸,但这款“空降”的 iPhone SE 说白了就是四年前 iPhone SE 一代的升级版。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当年 iPhone SE 的销售情况。
根据专业市场调研公司 Slice Intelligence 2016 年的数据报告,iPhone SE 开卖后首周的在线销量仅占同期产品 iPhone 6s 销量的 6%,在与之同期销售的所有 iPhone 机型总销量中仅占比 0.1%,位列倒数第一,可谓异常惨淡。
图源:Slice Intelligence
销售数据不会骗人,由此及彼,我们不难预料,在如今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环境中,iPhone SE 将会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为何如此?大家不妨回望一下 iPhone SE 所处的那个年代——2016 年。当时,全面屏和大屏的风潮尚未席卷智能手机行业。举例来说,同年问世的华为 P9 尺寸为 5.2 英寸;小米 5 为 5.15 英寸;魅族 PRO 6 为 5.2 英寸;苹果自家的主旗舰 iPhone 6s 为 4.7 英寸。
不难看出,在绝大多数手机的尺寸普遍在 5 英寸上下时,iPhone SE 的小尺寸屏幕(4 英寸)已然不那么讨巧,更不要说放在如今这个动辄 6.5 英寸大屏,同时屏占比随随便便就超过 90% 的时代了。试问,若非当真是小尺寸手机的忠实拥趸,在用过大屏手机,感受了更大视野之后,还有多少人愿意跟着苹果一起炒这份早已冷了四年的饭呢?
可能有朋友和我一样抱着一份疑问,为何苹果的小屏旗舰此前沉寂了四年,虽然持续曝光的消息不少,但直到现在才真正以终端的形式落地呢?我想原因大概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 对于苹果这种排斥采用机海战术、讲求惟精惟一的品牌,对于推出诸如 iPhone SE 这种面相特定人群的机型会慎之又慎,多方调研的同时还需静观市场需求,因此或许 iPhone SE 的立项早已初具规模,苹果只是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罢了。
- 受此次新冠肺炎导致的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美股在最近一个月内已先后多次触发熔断机制,苹果的股价受其影响也波动严重,为保市值稳定,同时坚定投资者信心不得已而为之以推出新品的形式获取声量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iPhone SE 以及上月问世的新款 iPad Pro 或许都是由此衍生出的救市产物。
苹果股价下跌
我想说的是,对于这款“致敬经典”的 iPhone SE,如果你一直在持币等待这样一款难得的小屏旗舰,那么它一定是你的菜,轻薄的设计和更适合单手操作的握持感相信都会带来不错的体验。
但从哲学原理的角度出发,我们所处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处在发展变化之中,这让我们不得不学会使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尤其对于智能手机这类消费类电子产品,其技术更新迭代之快令人应接不暇。如果还是一味地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对于品牌而言绝不是健康发展的良方,也会令消费者与很多新科技失之交臂,这才是大憾。
撇开此次 iPhone SE 与 iPhone 6/7/8“撞脸”的设计不说,就连 iPhone 11 Pro 的“刘海”设计也已沿用多代。虽然苹果以 iPhone X 引领了全面屏手机潮流,但自此之后,其工业设计团队好像就不思进取了。而反观势头日盛的一众国产品牌,无一不是绞尽脑汁将更具创新性的产品带到我们面前。短短三年时间,从“刘海屏”到“水滴屏”,到“升降式镜头”,再到今年 Android 阵营主流的“极点屏”,无一不显示出国产品牌对于提升屏幕占比、拓宽用户视野所做的努力。相比之下,iPhone SE 的出现难道不能称之为一次“开倒车”的行为吗?
国产主流品牌持续致力于提升屏占比
说了这么多,一言以蔽之,苹果靠着 iPhone SE 这张“牌”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赢得多少我不做过多猜测。但随着创新力的不断攀升,和对用户体验的不断打磨,以华为、OPPO、vivo、小米等头部厂商领跑的国产手机,必将一点一点逐步分食苹果的“蛋糕”,国产品牌对苹果的赶超已不可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