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 is more


密斯与“少即是多”:从哲学家住宅到玻璃摩天大楼

密斯·凡·德·罗的建筑生涯,始于1907年落成的里尔住宅。这栋位于德国波茨坦新巴贝尔斯伯格的建筑,是为哲学家阿洛伊斯·里尔及其妻子苏菲·里尔设计的。尽管其风格与密斯后来闻名于世的“国际风格”相去甚远,但这栋住宅却意义非凡。它不仅为这位21岁的青年建筑师带来了事业上的“第一桶金”,更重要的是,他结识了人生中第一位对他倍加信任的客户——阿洛伊斯·里尔。

less is more

密斯·凡·德·罗

慷慨的里尔夫妇不仅将住宅项目委托于密斯,更在次年出资支持他前往意大利游学。这段六周的旅程,让密斯得以亲身感受意大利的地标建筑,获得了 invaluable 的经验。

密斯的外孙德克·罗翰曾指出,密斯对哲学,尤其是德国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认为,密斯与作为哲学教授的阿洛伊斯·里尔的交往,对他日后提出“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less is more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1929年

阿洛伊斯·里尔是新康德主义的重要学者,他比密斯年长四十多岁,对弗里德里希·尼采的研究颇深。这段忘年交,使得里尔之于密斯,不仅是客户,更是亦师亦友的长者。他鼓励密斯阅读思考,并为其提供实践与调研的机会。

密斯热爱阅读,他曾在一次访谈中提到:“我在德国曾拥有3000本书,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阅读研究。来美国时我只带了300本,即使现在送回去270本我也不会觉得可惜。但如果没有完成那3000本书的阅读,我就不可能知道哪30本是值得留下的。” 这段话,恰如其“少即是多”的理念,蕴含着深刻的哲思。

less is more

吐根哈特别墅 1930年

less is more

吐根哈特别墅 1930年

事实上,密斯“少即是多”的理念,与其大量的哲学阅读密不可分。德克·罗翰认为,这句话源于德语中的“Weniger ist mehr”,而密斯将其以“Less is more”的英文形式发扬光大。尽管“Weniger ist mehr”在德语中的起源尚无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密斯首次将这句话作为建筑界的箴言,阐述了他的设计追求和人生准则。

那么,密斯的设计追求与人生准则究竟是什么?菲利普·约翰逊在1947年出版的《密斯·凡·德·罗》一书中,或许给出了最佳答案。这本书与密斯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同名展览同期推出,是对其建筑生涯最直接、最全面的总结。

less is more

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克朗楼 1939年—1958年

密斯本人并不希望将里尔住宅收录于该书中,因为他认为这栋建筑“特征太不显著”,与他后来作品的设计理念不在同一维度。最终,这本200多页的著作,只在索引部分提到了6次“里尔住宅”,且没有收录任何相关图片。

这种选择,体现了密斯“少即是多”的人生哲学:精简、纯粹、直达本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里尔夫妇缺乏尊重。阿洛伊斯·里尔于1924年在密斯设计的住宅中去世,密斯为他设计了墓碑,并与苏菲·里尔保持着亲密友好的关系。

less is more

拉斐特公园 1959年

less is more

拉斐特公园 1959年

密斯的“少即是多”并非简单的“减少主义”,而是对“技术”与“美学”的精准平衡,在肃穆的仪式感中,去除一切多余的元素,直达问题的本质。

less is more

巴塞罗那椅

以巴塞罗那椅为例,它的本质并非平民产品,而是为西班牙王室设计的“王座”。直到20世纪40年代,这款椅子才开始大规模生产,此前一直采用定制的方式。

less is more

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1962年—1968年

尽管有人认为“少即是多”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47年的《密斯·凡·德·罗》一书中,但约翰逊在书中明确表示:“在建筑方面,他始终以个人的座右铭为指导——‘少即是多’。” 这表明,早在1947年之前,这一理念就已贯穿于密斯的整个设计生涯。

1947年是密斯建筑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他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获得了巨大成功,展期从原计划的3个月延长至近半年。这次展览不仅是对密斯此前建筑生涯的回顾,更为他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47年之后,芝加哥湖滨大道公寓、纽约西格拉姆大厦、芝加哥联邦中心等一系列作品相继落成,密斯梦寐以求的玻璃摩天大楼计划得以实现。

less is more

西格拉姆大厦 1954年—1958年

流传着“少即是多”的信条,密斯的理念横跨国界,从德国的起始到西班牙的传承,再到美国的推广,最终风靡全球,留下了永恒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