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歌马勒
马勒:交响大师与旷世杰作
作为奥地利杰出的作曲家和指挥家,马勒在生前是一位备受尊敬的指挥大师,而他的作品在身后被誉为不朽杰作。马勒短暂的艺术创作生涯仅专注于“声乐”和“交响乐”两个领域,但在交响曲领域的卓越贡献,使他成为西方浪漫主义晚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其交响曲的上演率至今与贝多芬比肩。
心怀“生”与“死”的独特视角
著名音乐评论家罗曼·罗兰曾盛赞马勒,称赞他是一位“德国难得的人才,转向内心世界的人,一个有真诚感受的人”。马勒的作品始终贯穿“生”与“死”的主题,这既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也与他作为犹太人的身份密切相连。他一生都在追问“命运”的意义,这些悲观的情绪导致他的作品晦涩难懂。
《大地之歌》:跨越国界与文化界限
马勒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这部作品融合了歌曲和交响曲两种形式,承载着马勒的自传色彩。在生前,马勒从未公开演奏过这首杰作,这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谜团。
一场跨界的对话:李庚与吕嘉畅谈《大地之歌》
2022年7月3日,国家大剧院别出心裁地策划了一场跨界对话——《水墨·交响——李庚与吕嘉谈<大地之歌>》。著名画家李庚和指挥家吕嘉通过画展、访谈和演出的形式,展开了一场跨越世纪的对话。两位艺术家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度思考,精彩地呈现了一次听觉与视觉、音乐与美术、中国与西方的思想碰撞。
《大地之歌》:东方诗意与西方理解的交融
马勒的《大地之歌》是西方古典音乐中罕见的源自中国唐诗的交响史诗。这部带有东方韵味的交响乐作品,以7首中国唐诗为歌词,以西方文化的理解方式诠释中国古典文学。马勒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其中,以精湛的音乐手法呈现了他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
命运还是宿命?关于《大地之歌》的谜团
吕嘉在活动中指出,《大地之歌》是交响曲,但马勒却未将其编入交响曲的编号。根据马勒太太艾尔玛·马勒的书信考证,马勒是在创作一年后的1909年才将此曲命名为《大地之歌》,原因是马勒认为“九”是一个不详数字,避开了“第九交响曲”的命名。关于马勒生前为何不演出这部作品,李庚猜测,“马勒可能觉得《大地之歌》承载了太多生命之重以及对死亡的预示”。
音乐与绘画的共鸣与交织
音乐是流动的绘画,绘画是凝固的音乐。李庚认为,音乐和美术有着相互关联性,又各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空间。在解读作品时,吕嘉联想到李白、孟浩然等诗人,而李庚则运用笔墨将马勒的音乐凝固在画纸上。
从唐诗到音乐再到绘画:中西文化的交织
从公元7、8世纪的中国唐代,李白、孟浩然创作的诗作穿越千年,在德国作曲家马勒的手中化为《大地之歌》,近80年后,中国画家李庚又因这首交响曲创作了水墨画系列《大地之歌》。从中国诗歌到西方音乐再到中国绘画,不同国界的人对中国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产生了高度共鸣。
马勒的东方情缘
李庚认为,马勒的《大地之歌》表明了马勒内心认为人类的希望在东方。唐诗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向往、东方禅道,与马勒对宇宙人生的思考不谋而合。中西哲学和美学的思想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在艺术的表达中交织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