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sung Pay
三星支付 Samsung Pay 体验:挑战 Apple Pay,能否后来居上?
告别臃肿的棉裤,春风送暖,万物复苏,移动支付市场也迎来了新的搅局者—— Samsung Pay。
中国移动支付市场长期以来被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大巨头占据。随着今年2月18日 Apple Pay 正式登陆中国,移动支付这潭“春水”被搅动。作为智能手机领域的另一巨头,三星自然不甘落后,于2015年12月18日与中国银联宣布合作推出 Samsung Pay, 并于2月24日开启公开测试,率先为中国大陆地区的银联卡持卡人提供基于安全芯片的移动支付服务。
目前,Samsung Pay 支持的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信用卡、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借记卡、广发银行信用卡、中信银行借记卡/信用卡、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以及平安银行信用卡,未来将会有更多银行加入。
支持机型方面,目前 Samsung Pay 可用于国行版的 Galaxy Note 5 与 Galaxy S6 edge+,但前提是都需要升级到最新的系统版本。
与 Apple Pay 一样,Samsung Pay 也是以手机应用的形式存在,作为移动支付平台,方便用户在手机上管理和使用信用卡或借记卡,享受快捷的移动支付体验。
那么,Samsung Pay 的实际使用体验究竟如何?它能与 Apple Pay 一较高下吗?让我们一起来实测一下。
绑定银行卡(指纹绑定已完成)。
绑定过程如下:添加卡片,扫描银行卡。从下图可以看到,识别准确度和速度都令人满意。
然后填写支付密码和手机号。
下一步,系统会自动下载相应银行的服务,稍等片刻后显示注册完成。
输入短信验证码。
同意服务协议。
万事俱备,只欠“剁手”!
此刻,我拿着准备就绪的手机,激动万分!终于可以体验一把高端的移动支付了!恨不得马上找到一台 POS 机“刷刷刷”!看到老编那狡黠的眼神,我瞬间泄了气——是的,他绑定的是我的卡!
唉,为了广大网友,我只好忍痛“刷刷刷”了!
由于 Samsung Pay 还处于内测阶段,第一天我还是选择了一家经常使用 POS 机支付的商家—— 7-11 超市,这里是各种移动支付的最佳试验场之一。
超市门上清楚地标明支持 Apple Pay。
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是询问了收银员:“可以用 Samsung Pay 吗?”
“啥?不支持,我们只支持 Apple Pay。”收银员阿姨显然还不知道 Samsung Pay 为何物,果断拒绝了我。
这可难不倒我!我一向以“脸皮厚”著称,不达目的不罢休!于是赶紧跟阿姨套近乎:“没事,您让我试试呗,不行我就付现金。”
最终,阿姨答应让我试试。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
从 Home 键向上滑动即可调出银行卡界面,非常方便。而且无论是在锁屏、黑屏还是主屏幕状态下都可以进行此操作。
将手机靠近 POS 机,按下指纹识别后,开始读卡。
识别成功!识别成功!识别成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需要注意的是,此时这部手机没有安装 SIM 卡,也没有联网!收银员阿姨显然更加惊讶了:“三星也能用啊!”
由于我的这张银行卡不支持银联闪付功能,所以最后还是要输入密码才能完成支付。
成功拿到商品!
我的手机也及时收到了建行的短信提醒,明确显示交易类型为消费支出。(请忽略我的交易金额)
至此,此次交易过程圆满结束。
总结:
相比 Apple Pay 仅支持 NFC 技术支付,Samsung Pay 的使用范围更广。它自身支持 MST 磁信号安全传输技术和 NFC 两种传输技术,可用于磁条 POS 机终端以及 NFC 终端。换句话说,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能刷卡的 POS 机未来都可以支持 Samsung Pay 支付,而且支付过程不需要网络连接。不过建议绑定一张支持银联闪付功能的银行卡,体验会更佳。
关于安全:
安全无疑是首要考虑因素。Samsung Pay 与 Apple Pay 一样,标配指纹识别、支付标记(Token)保护机制(不了解的用户可以返回阅读前文),此外三星还有独有的安全解决方案—— KNOX 技术,为 Samsung Pay 用户提供了智能高效的安全保护。如果手机丢失,指纹或数字密码会保护 Samsung Pay 的安全。用户也可以通过三星官网中的“查找我的手机”功能,远程锁定或擦除 Samsung Pay,最大程度地保护用户隐私。
2015年8月20日和9月28日,Samsung Pay分别在韩国和美国闪亮登场。短短半年,其在两国的注册用户已突破500万,交易额更是突破5亿美元大关。
较之Apple Pay,Samsung Pay的优势尤为显著,尤其体现在对POS机的支持上,即使是旧的POS机也能轻松兼容。
展望未来,随着支持非接触式支付的设备和机构日益增多,移动支付将逐渐成为主流,届时各种支付服务的使用率都将迎来爆炸式增长。面对这一巨大市场,小米、华为、中兴等国内手机厂商自然不会袖手旁观,相信他们很快就会推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编:张阳